【腾讯云】腾讯云图,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。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,模板丰富,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。

  政策很温暖,为什么民营还是信心不足?

  这当然有经济大环境的问题,也有网上舆论导向的问题,但更多的还是中国特定的营商环境,所有这些要素加在一起,构成了一个系统性难题。

  也就是说,政策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与鼓励,较多地限于具体问题,而底层逻辑并没有真正触及到,或者说,还没有明确的表述。

  我们说是市场经济,方向上也强调以市场经济主导资源的配置,但是,在实际的经济管理过程中,行政权是超越市场的,并且,在一个竞争性领域中,存在着国企与民企两种不同的规则。

  比如货款,民企按市场利率为5%左右,国企是1.8%,这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竞争,更谈不上同等的市场地位;又比如,大多数行业民营不具有同等的准入条件,民企的生存空间就是有局限的,也谈不上同等的市场地位。在长期竞争中,民企也难以发展壮大,在比较关系中,必然衰退。

  这就是系统性难题,是多维度的,不单纯是经济上的因素所决定的。

  北大的张维迎认为:

  民企并不需要有什么特别的优惠,只要给予同等的市场地位,发挥企业家的首创精神,中国经济就能发展的很好。

  张教授的话看起来风轻云淡,真要做到,那就是另一个时代了。

  上述同样的问题,如果覆盖了整个市场要素,在市场准入、税收补贴、优惠政策诸多方面,都存在非中性原则,那么,这个市场将被扭曲,就会出现低效的国企反而利润率在增长,而高效的民企利润一路向下。姚洋说到了一种普遍现象:国企拿下项目,抽取利润后转包给民企,长期拖欠款,低息贷款,再高息拆借给民企,这实际上是寻租的模式,与一个有效的市场经济偏离了。

  国企必须占主导吗?

  从制度的安全性来说,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来说,这似乎是无可争议的。但是,黄奇帆有一个分析,他是从国企的立场出发,做了一个理性的结论。当然是肯定国企的地位,结论却是国企的占比以国际惯例20%为宜。

  现在的实际情况又是如何?

  近十年国企的资产在快速增长,年均15%,目前已经超出300万亿;另一方面,民企的总资产出现了相对的停滞,近三年几乎没有增长,为150万亿左右,所以,目前并不存在安全性的问题,存在的是这个变化是否还要继续?

  可以肯定地说,距离将进一步拉开。

  一方面是对投资拉动的依赖,这是国企的天下;另一方面经济又表现为需求不足,这是相对意义上的生产过剩,民企将面临一场大洗牌,这是民企的宿命;那么,未来的大格局也就清楚了。

  民营缺少的不是支持与鼓励,而是遭遇到了一个难以跨越的系统性难题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
Top